你好,游客 登录
背景:
阅读新闻

用大数据寻找2014最有看头就业点

[日期:2014-01-10] 来源:和讯网  作者: [字体: ]

  26岁的杰德·多明格斯住在加州帕萨迪纳市一间租来的屋子里,需要依靠信用卡赊账度日,他一直在自学编程。

  2012年的冬天,多明格斯收到一封突如其来的邮件,旧金山一家初创公司请他去面试程序员—他没有投过简历。但在云端某处,有人认为他是个天才。

  “他就这样被算法选中了。”2013年春天,《纽约时报》的一篇“大数据如何扮演招聘角色”介绍了以镀金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企业通过大数据搜索人才的故事,他们改变了传统招聘过程中关心的“他在哪里上的大学?”“他此前在硅谷工作过”等评估要素,而是设定上百个他们关心的问题作为搜索词,比如常逛的网站、在论坛上的发言类型等。结果,这种“算法”判定杰德的编程分数是整个南加州最高的。

  该报道如同一颗丢入河流的石子,引发人们对大数据应用于人力资源领域的大开发。对求职者来说,读懂大数据,还能与新的就业点不期而遇。

  岁末年初,智联招聘首次推出“就业大数据报告”,向求职者传递一个新信号:招聘网站的数据分析暗藏“求职看点”。

  如同彭博经济学家欧乐鹰在援引智联的大数据报告时提到的,中国网上求职的新变化创造了跟踪就业需求的新机遇,因为招聘网站为数百万公司匹配到合适的应聘者,它们搜集有关行业、城市和技能水平的详细信息,跟踪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新机会在哪里。

  看点1:就业市场“降温”说法被夸大

  从2013年到2014年,就业形势到底怎样,是许多求职者首先关心的。智联招聘的这份数据显示,去年头10个月,该网发布的招聘职位较前年同期增加了26%(智联招聘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上占55-60%的市场份额)。

  “强劲的就业增长是经济健康的标志,可为北京推定结构性改革创造有利环境。而高失业率则敲响警钟,促使领导人更关注短期目标。”欧乐鹰在给彭博通讯社撰写的中国新闻简报上称,从中国的招聘数据看,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使劳动力市场降温的担忧可能有些夸大。2013年劳动力需求仍然强劲。

  看点2:金融、房产业荣登“用工大户”

  具体分析看,2013年有两个行业的招聘需求最猛。其中,金融行业是招聘职位增长最多的行业,2013年头10个月招聘职位较前年同期增长了91%。房地产行业的就业机会增长也非常强劲,增幅达到53%。相比较而言,制造业新增招聘职位仅增长了9%,希望在这个行业“谋生活”的广大初级求职者恐怕有点难(参见图4)。

  对此,在智联招聘主办的“中国最佳雇主论坛”上,广发银行一名人事管理者直言,“没有想到金融业总体招聘需求会这么大,但总体而言,金融业在中国还是欠发展领域,内部结构调整已经开始。比如,过去银行业更多为大企业服务,如今,焦点慢慢集中于小微企业,以及个人银行业务,这种业务的转变需要银行调配更大的人力投入,所以银行的人才需求也相应增加。

  此外,尽管行业需求大,但职位需求与人们传统认识不同—更多岗位需求将出现在中西部。渣打银行人力资源总监金丽华透露,除了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布点,西部发展将成为公司的趋势之一。比如,如何在郑州招募到合适的员工,是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看点3:国企招工最旺,外企在华萎缩

  从企业性质来看,一枝独秀的是国企,72%的增长。令人比较担忧的是,增长最弱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增幅仅为3%。此前已提及智联招聘整体职位增长为26%,外资企业远远落后于这样的增长,也就是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当中可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甚至萎缩的境地(参见图1)。

  看点4:20以下小微企业招工势头劲

  从企业的规模来看,呈现了两极分化,一万人以上的企业职位需求增幅达到了94%。如果说,这没什么意外,另一个数据结果就让人觉得非常欣喜,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是:2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用工增长达到了61%(参见图2)。这表明政府宏观调控对于小微企业的支持已开始体现,国有银行的贷款政策放宽让小微企业实际受益。

  看点5:中西部职位增长跑赢东部沿海

  从地域上讲,二三线市场正在不断崛起,东部的经济调整并没有那么快,但是中西部增长得非常快,“跑赢大盘增幅”—2013年的职位平均比上年度增长了26%,其中,西部最高,达到29%;中部为26%,东部最低,为25%(参见图3)。

  这个数据与企业的扩张目标十分吻合。大众点评网人力资源副总裁凌震文称,尽管大众点评网总部设在上海,但它已经开始了强劲的全国布点计划—2013年,她在国内开设分公司的数量从23个城市增至60个城市,2014年计划增至80个,其中大量是中西部二三线城市。增加布点意味着员工数量的增加。过去4年,大众点评网的员工人数从300人发展到如今的4300人,远远超过互联网企业每年平均10%的增加速度。

  中西部职位增长已让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城市分布发生了微妙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主动离开“北、上、广”,进入二三线城市就业。这与“70后”、“80后”的被动离开是不同的。2011年,智联曾做过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愿意到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为46%,而到了2013年,这个数字达到了61%。大学生被誉为对就业动向最敏感的一个群体,从这一微观数据可以看到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西部崛起,人才流动就是这个趋势的最好佐证。

  看点6:90后找不到好工作宁愿啃老

  2013年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情况—“最难就业季”。在业内,目前这个提法还饱受争议,但当脚步踏入2014年,业内人士更明确了一点:2014年毕业生高达727万,高于2013的699万,“更难就业季”毫无疑问会来临。

  说到这里,许多人会感觉很矛盾。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那么,为何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郭盛分析,这首先与高校的教育制度有关,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未必是企业需要的学生,他们的技能与企业需求有差距。第二,企业更愿意用社会上有经验的劳动力。第三,“90后”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与以往70后、80后的求职者不同,现在的90后求职者,如果找不到他们心目中的好工作,宁愿啃老也不愿意屈就。结果,企业和大学生双方都不愿意委曲求全,这是大学生失业的原因之一。”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