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背景:
阅读新闻

何宝宏:大数据的目的是让数据变小

[日期:2014-01-08] 来源:物联中国  作者: [字体: ]

  第八界中国IDC产业年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工信部领导及IDC企业精英出席了会议。

  会上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主任何宝宏发表了题为《关于大数据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演讲。何宝宏说:“数据不是今天产生的,科学史本身就是数据史”。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数据才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呢?何宝宏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在一定时期,当时的人用当时的方式无法处理的数据就是大数据。

  数据无所不在,我们近两年产生的数据几乎是过去的50倍,未来IDC的发展趋势是如何将大数据缩小。可以说,整个世界正在比特化。比特作为最基本的粒子,是数据处理的基础。比特化也可以被认为是利用科学原理对数据压缩的过程。

  大数据的目的是把数据变小

  2.0时代以前,我们被动地产生数据。2.0时代开始,我们主动把数据上传到互联网上分享。到了云计算时代,我们无法满足于互联网时代数据共享量,加上云计算的助力,我们将硬盘上传到网络,实现多机共享数据。那么未来的物联网时代,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共享我们的数据资料。

  如此飞速的发展也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以前的设备还能工作吗?我们很难见到历史数据的保存。甲骨文透露出的历史信息,丝帛记载的坊间秘闻,我们对历史的记录能力有限,那么百年后是否有人还记得大数据时代的我们?

  现在我们持有的存储介质很难长期保存数据,如果没有能够长期储存数据的设备,否则什么样的大数据都白干,什么都没有存下来。

  未来IDC的研究重点将是研究如何存储数据

  从人类角度讲,每一次的数据激增都是变革的开始。这些激增的数据改变了人类制度和哲学思想。相比以往的工业革命,这一次的信息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撼动人类延续了几百年的人类制度和哲学思想。为此,我们需要长久的存储介质,我们需要生产存储介质的

  公司来深化这次由现代人掀起的信息革命。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无论我们将云技术理解为什么,数据中心的核心仍是计算机。云计算改变了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市场,IDC就是一组大数据用来产生另一组大数据的工具而已。

  何宝宏表示,未来以数据为中心建立互联网发展模式会将云交接起来,以资源富足为基础进行城镇化,以IDC为基础构建我们的信息社会。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