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背景:
阅读新闻

“三思”大数据落地

[日期:2013-03-10] 来源:赛迪网  作者:卢敏 [字体: ]

IDC预测,中国的大数据市场从2012年到2016年将增长5倍,政府、电信、银行将是最先使用大数据工具的行业。大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提升企业的决策效率,改进业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和企业的业务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目前,在亚太地区,大数据的应用还主要以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分析为主,非结构化数据的量虽然很大,但是目前其应用需求还没有兴起。

用户采用大数据工具之前,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从自己有竞争优势的应用领域入手;制定大数据战略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决策层的支持力度、业务流程、数据质量、IT基础架构等;由于专业大数据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企业可以考虑采用一些成熟的商业软件;大数据应用不仅仅包括分析型应用,还包括信息访问型、交易型应用等。

从全球来看,对大数据的认识、研究和应用还都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对我国来说,大数据真正落地,还需要“三思”而后行。

第一,数据是否足够丰富和开放。丰富的数据源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前提。而我国数字化的数据资源总量远远低于美欧,每年新增数据量仅为美国的7%、欧洲的12%,其中政府和制造业的数据资源积累远远落后于国外。就已有的有限数据资源来说,还存在标准化、准确性、完整性低以及利用价值不高等情况,这大大降低了数据的价值。同时,我国政府、企业和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往往缺少统一规划和科学论证,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形成了众多“信息孤岛”,而且受行政垄断和商业利益所限,数据开放程度也较低,这给数据利用造成极大障碍。制约我国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策法规不完善,一方面欠缺推动政府和公共数据的政策,另一方面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方面的制度不完善,抑制了开放的积极性。因此,建立一个良性发展的数据共享生态系统,是我国大数据发展需要迈过的第一道坎。

第二,是否掌握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要以低成本和可扩展的方式处理大数据,这就需要对整个IT架构进行重构,开发先进的软件平台和算法。这方面,国外又一次走在我们前面。特别是近年来以开源模式发展起来的hadoop大数据处理软件平台,及其相关产业已经在美国初步形成。而我国数据处理技术基础薄弱,总体上以跟随为主,难以满足大数据大规模应用的需求。如果把大数据比做石油,那数据分析工具就是勘探、钻井、提炼、加工的技术。我国必须掌握大数据关键技术,才能将资源转化为价值。应该说,要迈过这道坎,开源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管理理念和运作方式能否适配数据化决策。大数据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帮助人们作出更明智的决策,优化企业和社会运转。哈佛商业评论说,大数据本质上是“一场管理革命”。大数据时代的决策不能仅凭经验,要拿数据说话。因此,大数据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深层次看,还要改善我们的管理模式,需要管理方式和架构与大数据技术工具相适配。这或许是我们最难迈过的一道坎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